主必再來(三) 賴建國 2021.04.18


講壇 主必再來(三) 賴建國 2021.04.18

讀經:約翰福音十四章1~14節 

這裏耶穌講這句話,也再次讓我澄清過去的一些疑問,因為我們在教會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提出來說,我們禱告的對象,我們信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神,我們禱告時向誰來禱告?好像沒有向聖靈禱告,不過在向聖父或聖子禱告,常常成為爭論,有一些人的禱告裏面,只向聖父來禱告,在禱告中提到耶穌時就用「祂」,可是這段經文說,你們奉我的名向我求什麼,我就要成全,至少讓很多弟兄姊妹可以放心,你可以抓住耶穌這句話,大膽的向耶穌來求,向聖子禱告來祈求,這是耶穌自己教導我們的,當然我們向聖父來祈求,或者向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神來祈求是絶對可以的,我們在地上是等候耶穌再來接我們去。

我還是要再加一點,我們是活在三度空間裏面,所以是在時間過程中間,但是對一個離開這個世界被主接去的人來講是在靈界裏面,時間對他們來講是沒有意義的,他們不在時間的架構裏面。當我們離開世界時,直接就進入到主裏面跟祂永遠連在一起,不過在地上,祂藉著我們來成全大事。

我們在讀經的時候,都會想要一些實際的見證來證明所講的道和真實性。過去的禮拜一是華神五十週年校慶,我去參加並在當中做了一些見證。1970年華神在台灣建立,他的建立代表華人教會的里程碑,因為之前在台灣、香港、馬來西亞等地方,都是宗派所設立的神學院,所收的學生都是中學生,那是1960年代。到了1970年代台灣的經濟在起飛,整個國民的教育水準也在提昇,就有好多人提出來,我們有好多大學生信耶穌,也蒙召事奉上帝,可是沒有合適的神學院讓他們就讀,中華福音神學院就是因為這樣子的需要而產生,它是全世界第一個專收大學畢業生,且也是跨宗派的神學院,幾個研究院級的神學院,訓練出來的傳道人立刻就使整個華人教會傳道人的水準得到很大的提昇。這是華人教會劃時代的大事,但是華神的建立也是面對當時整個教會反神學的環境,大家一想到神學院就會想到宋尚節,宋尚節已經在美國讀神學院,結果被人送到精神病院去,想到神學院好像就會想到不好的想法,戴紹曾牧師是由吳勇長老聘請他,成為華神創校的院長,他見證說,讓我們一起來重新恢復神學院應該有的名聲,給大家一個正確好的觀念,說實話,這是不容易的,第一屆的學生有七位,第二屆的學生有三位,前幾年我還踫到第一屆的學生,他說他很擔心這個學校的前途如何,開的下去嗎?吳勇長老就講到了,成品決定一切,成品好就會建立好的口碑,教會就信任,弟兄姊妹也願意到這裏來學習。

到現在剛好五十年了,華神訓練出來的畢業生有二千二百多位,在全世界不同的地方事奉上帝,其中將近一半在台灣,台灣的教會在過去的五十年中若有一些增長,華神在這上面就沒有缺席。像是我們教會及友堂,裡面大部份的傳道人都是從華神畢業的,我們看到與戴紹曾院長合照的相片,後面的畫像是戴得生,我們站在屬靈偉人畫像的前面,心裏產生很大的敬畏感,戴院長跟我作見證,1970年他從高雄把所有家當塞進小車子裏開到台北來時,除了中華福音神學院七個字的異象,其他一無所有,胼手胝足的把華神建立起來,相片中是第一屆的幾位學生,他們都是將近八十歲的人,依然在事奉工場上面忠心的服事主,2006年將近有有一百位華神的校友來參加華福會,那次的華福會有一個主題,是向過去二百年來到華人中間傳福音的宣教士致敬,馬禮遜是1807年到達澳門,到2006年剛好是二百週年,就由華福會的榮譽主席滕近輝牧師,代表全世界的華人教會向這些宣教士致敬,由戴紹曾牧師跟戴師母來接受致敬,當滕牧師宣讀致謝詞時,全場一片肅穆、敬畏、感恩充滿在心裏,宣讀完畢時,掌聲歷久不歇,我是戴院長的學生,內心充滿了感謝,與有榮焉參與在這歷史的盛會裏。

戴院長教導我們,神學生不只是在課堂學習聖經神學,課堂外還參加學校的聚會、教會實習,還有打掃清潔,還要學習伙委,開菜單、學配菜、到菜市場買菜。1979年我蒙召進神學院,那時是在汀洲路剛興建的華神大樓,我們是新建華神大樓的第一批新生,我們這一屆號稱十全十美的第十屆神學生,我們之前聽說新生只有個位數,我們這屆有26位,下一屆是38位,再一屆49位,連續20年到公元2000年,每屆都有5、60位,公元2000年之後更不得了,再增加到7、80位,到2010年超過一百位了,你會感受到上帝在天上調兵遣將,我們就要跟隨上帝的引導,走在浪的尖頭上往前行,後來汀洲路的華神大樓不夠,旁邊又建了福音大樓,後來連福音大樓也不夠了,在2007年時在桃園八德另外買了一塊地,到2019年把房子建好了,就搬到新的大樓去。

林道亮院長是與民國同年,若現在還在,今年是一百零九歲,他七十歲時到華神擔任院長,也跟戴紹曾院長一樣做院長十年,我特別感謝林道亮院長,他為華神立下了良好屬靈根基,他教我希伯來文、亞蘭文、教牧概論,也教導我怎麼在教會裏建立教會的成人主日學。我們教會成人主日學到現在剛好四十年,弟兄姊妹在成主學習到聖經的真理根基。林道亮院長九十五歲生日時,我代表華神去參加,我為這個感到非常的感謝。我還記得2003年夏天去看林道亮院長,他說有一件事一直掛在心中,他擔心華神下任院長不知道是誰,我跟他報告說,董事會已經聘請我擔任下屆院長,他瞇起眼笑說說:我猜也是你。之後,他就開始教導我怎麼當院長,其中他講到弟兄姊妹省吃節用奉獻到神學院來,不管金額是多少,每一張奉獻收據單上都要親筆簽名,還要寫下感謝的話,我剛開始接院長時,一個月寫的奉獻收據不到二百張,到了2007年要買地時,一下子增加了二千個奉獻者,我一個月就要簽五百張奉獻收據,常常晚上回家時就會指著手說好累手酸!妻子回答說:很好啊,寫感謝信寫到手酸,總是勝過別人寫募款信寫到流淚。

上帝把一條蒙福的路指引給我們。1982年我從華神畢業,學校還特別請專業攝影師來拍畢業照,不但如此,我們這一屆還很特別,那年華神送給我們畢業生的禮物,不是聖經,也不是購書禮券,而是送給我們銅牌,上面有林道亮院長的勉勵,字是委託我岳父來寫,岳父的字跟他的人一樣,方方正正,給弟兄的勉勵是「以神國興衰為己任,置一己生死於度外」,給姊妹的勉勵是「吃得苦,捱得窮,受得氣,作得工」,姊妹們一看到就跟林院長抱怨,也想要跟弟兄一樣勉詞的銅牌,林院長只是笑笑回應說,你去牧會就知道。果然,這二句勉詞是我們最深的體認,這就是華神的精神,藉著這些長輩靈裏的領受,教導給我們。

2019華神搬到桃園八德新校區,新校區是汀洲路的十一倍大。以前,有一次開研討會介紹華神,有人就問了一個尖銳的問題,你們校友都說華神很好,有沒有讀華神時有一點遺憾?有一個校友回答「有」,他說:華神老師很好,圖書館很好,課程也很好,同學也很好,伙食也很好,就只有一項,華神地方太擁擠,二棟樓擠了三百位大人小孩,小孩沒有活動空間,常常被大人限制活動,也沒有一個可以禱告的心靈花園。新校區因為腹地空曠,空氣新鮮,你可以有一個心靈禱告的花園,我們為新校區來獻上感謝。上週華神慶祝五十週年,我們一起獻上感恩給上帝,最後我作見證,我們最一開始的二位院長,戴紹曾牧師講到,華神要注重三命平衡的進行,靈命、學識及事奉;林道亮院長是一位教育家,更加往前進一步,若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一個方法,需要一條路,那是什麼路呢?他說:增進禱告、思想、生活,建立靈命、學識、事奉。這不只是神學生、傳道人,就是我們所有弟兄姊妹也都一樣,教會裏每一位弟兄姊妹認真追求屬靈長進,我們為這一切獻上感謝。

新的院長是戴紹曾牧師的兒子戴繼宗牧師,他們兩位擔任華神院長,前後剛好相距五十年,其實二十年前就邀請戴繼宗牧師到華神來任教,現在上帝終於感動帶領他到華神來擔任院長,我們為這些獻上感謝。我只是藉著華神來分享講道,上帝給我們每一個人在地上,藉著耶穌的名來禱告,靠著主的恩典來做主的工,並追求靈性上的長進,讓我們等候耶穌基督再來,接我們到天家去,讓祂可以誇獎我們每一個人,是又忠心又良善,有見識的僕人,可以一起跟祂進到父家裏,跟祂一起享受主裏的豐盛宴席。(2020年10月11日主日證道)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神的意思原是好的(三) 吳紹楨 2021.03.28

這是什麼福?(三) 康來昌 2021.05.09